Linux目录结构
Contents
💠
-
- 1.1. /boot
- 1.2. /bin 和 /sbin
- 1.3. /root
- 1.4. /run
- 1.5. /home
- 1.6. /lost+found
- 1.7. /proc
- 1.8. /usr
- 1.8.1. /usr/local
- 1.9. /etc
- 1.9.1. /etc/passwd
- 1.9.2. /etc/shadow
- 1.9.3. /etc/alternatives
- 1.9.4. /etc/apt
- 1.9.5. /etc/fstab
- 1.9.6. /etc/systemd
- 1.10. /lib
- 1.11. /dev
- 1.12. /tmp
- 1.13. /usr
- 1.14. /var
-
- 2.1. 查看发行版
- 2.2. 查看系统所有用户信息
💠 2024-12-12 15:04:18
Linux 目录结构
Linux 系统目录结构的大致分布以及说明
/boot
该目录存放的是启动Linux是的核心文件,具体包含一些镜像文件和链接文件,因此这个目录非常重要,,如果遭到破坏,系统将无法启动
- 查看引导项
sudo efibootmgr -v
/bin 和 /sbin
这两个目录存放的是可执行的二进制文件。bin其实是binary的缩写,/bin目录下存放的就是我们经常使用的Linux命令。sbin中的s其实是Super User的意思,也就是,只有超级用户才可以执行这些命令
/root
root用户的默认用户目录
/run
该目录是外在设备的自动挂载点目录,用来自动挂载光驱和U盘。另外还有一个/media目录,与/run目录作用基本类似,在CentOS 7之前使用。还有一个/mnt目录,主要用来手动挂载一些移动设备
/home
非root用户的默认用户目录的父目录
/lost+found
该目录用于保存丢失的文件。不恰当的关机操作和磁盘错误均会导致文件丢失,这些丢失的文件会临时放在/lost+found下,系统重启后,引导进程会运行fsck程序,该程序就会发现这些文件爱你。除了’/‘分区上的这个目录外,在每个分区上均有一个lost+found目录
/proc
此目录是虚拟目录,目录中所有信息都是内存的映射,通过这个虚拟的内存映射目录,可以和内核内部数据结构进行交互,获取有关进程的有用信息,同时也可以在系统运行中修改内核参数。
man 5 proc
procstat
特别的是 /proc存在于内存中,而不是硬盘上,是一个虚拟的文件系统。
文件或目录 | 说明 |
---|---|
cpuinfo | 关于系统CPU的详细信息,包含CPU名称、型号和类型 |
meninfo | 内存信息,包含物理内存和虚拟内存 |
filesystems | 当前系统支持的文件系统类型 |
devices | 内核中的设备驱动程序列表 |
net | 网络使用协议以及状态信息 |
dma | 当前使用的dma通道 |
ioports | 当前使用的I/O端口 |
modules | 当前系统加载的内核模块信息 |
stat | 系统的各种状态信息 |
uptime | 系统总的启动时间和空闲时间,以秒为单位 |
version | 内核版本信息 |
loadavg | 系统平均负载 |
kcore | 系统物理内存的映像,与物理内存大小完全一样,但实际不占用那么大空间 |
kmsg | 内核输出信息,同时被输出到rsyslog |
/proc/sys/fs/inotify/max_user_watches
/proc/sys/kernel/threads-max
/proc/sys/kernel/pid_max
process
/proc/{pid}
- oom_* : 进程的OOM分数, oom-killer 关注的指标,动态计算得到,当需要有进程被kill时会找出指标值高的进程kill掉
- exe cmdline 进程的启动命令
- environ 进程的环境变量
中断控制
/proc/interrupts
/proc/irq
net
- ARP: /proc/net/arp 若该文件内有重复的mac地址, 并且有机器伪装成了网关的mac 就说明遭受了ARP攻击
或者 arp -a
- arping 10.91.255.254 能查看到真实的mac地址
swaps
cat /proc/swaps
设置交换内存文件
|
|
-
创建一个4G交换文件
dd if=/dev/zero of=/swapfile bs=1024k count=4096
-
设置文件权限
chmod 0600 /swapfile
-
格式化成交换文件的格式
mkswap /swapfile
-
启用该文件作为交换分区的文件
swapon /swapfile
-
/etc/fstab
中配置/swapfile swap swap defaults 0 0
让交换分区在开机后自动挂载 -
修改交换内存开始使用的阈值
sudo sysctl vm.swappiness=15
临时修改重启注销失效, 查看:cat /proc/sys/vm/swappiness
- 永久修改:
/etc/sysctl.conf
文件中设置开始使用交换分区的触发值:vm.swappiness=10
- 表示物理内存剩余
10%
才会开始使用交换分区 建议,笔记本的硬盘低于 7200 转的不要设置太高的交换分区使用,会大大影响性能,因为交换分区就是在硬盘上,频繁的交换数据
/usr
/usr/local
全局配置, 对应的局部配置目录是
~/.local
, 惯例是局部覆盖全局配置
|
|
- share 目录下 存放大量应用配置: 主题,图标,字体,desktop文件 什么的
/etc
主要用于存放系统管理相关的配置文件以及子目录。其中比较重要的有系统初始化文件/etc/rc、用户信息文件/etc/passwd等,相关网络配置文件和服务启动文件也在该目录下
文件名和目录 | 主要作用 |
---|---|
hosts | 设定用户自己的IP与名字的对应表 |
resolv.conf | 客户端DNS配置文件 |
systemd/system/*.wants | 此目录包含所有服务启动脚本,开机时系统将自动启动这些服务(CentOS 7新增) |
sysconfig/network-scrripts/ifcfg–eth0 | IP地址配置文件(CentOS 7后网卡名从类似eth0、eth1的标识变为enp0s3、enps4标识) |
X11 | X-Window的配置文件 |
rsyslog.conf | 系统日志输出配置文件 |
crontab | 系统级别的守护进程配置文件 |
services | 定义系统服务与端口的对应关系 |
profile | 系统全局环境变量配置文件 |
sysctl.conf | 系统内核参数配置文件(在CentOS 7后,内核参数配置文件转移到了/usr/lib/sysctl.d目录下,但sysctl.conf文件仍有效,并且可覆盖/usr/lib/sysctl.d中的配置) |
/etc/passwd
用户的组,权限, Home目录, 默认shell 相关配置
- 禁止 Shell 登录, 将原有默认 shell
/bin/bash
改为/sbin/nologin
/etc/shadow
存放用户密码的文件,每个用户的密码加密后都放入此文件
/etc/alternatives
alternative是可选项的意思. 首先,因为依赖关系的存在,一个软件包在系统里面可能出现新旧版本并存的情况. 在以前,要想用旧版本作为默认值就必须要手动修改配置文件,有些软件比较简单,有些却要修改很多文件,甚至一些相关软件的配置文件也要相应修改。
update-alternatives 命令就是操作的这个目录, 实现的步骤往往是在该目录建立一个软链接, 然后又从这里建立软链接到 /usr/bin 下, 实现将命令加入到 PATH 中的目的
/etc/apt
Debian 系 apt 包管理器的配置目录
- /etc/apt/sources.list.d/ 这个目录是放别的应用需要的软件列表
/etc/fstab
static file system infomation
Use ‘blkid’ to print the 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 for a device;
this may be used with UUID= as a more robust way to name devices that works even if disks are added and removed.
行内容结构 <file system> <mount point> <type> <options> <dump> <pass>
/etc/systemd
systemd的配置文件目录,此目录是Linux启动的重要部分,用来完成对整个系统的基本初始化配置
/lib
该目录存放的是共享程序库和映像问津,,可供很多程序使用。通过这些共享映射文件,每个程序就不必分别保存自己的库文件,Linux提供一组可供所有程序使用的文件。在该目录中,还包含引导进程所需的静态库文件
/dev
包含系统所有的设备文件
设备名 | 具体含义 |
---|---|
fd* | 代表软盘设备,fd0代表第一个软盘设备,fd1代表第二个软盘设备 |
audio* | 代表声卡设备 |
hd* | 代表IDE硬盘设备。hda代表第一块IDE硬盘,hdb代表第二块IDE硬盘 |
sd* | 代表SCSI设备,sda代表第一块SCSI硬盘,sdb代表第二块SCSI硬盘 |
lp* | 代表并行串口 |
pty* | 代表网络中登录的远程终端设备 |
ram* | 代表系统内存 |
tty* | 代表Linux上的虚拟控制台,也叫字符控制台。tty1代表第一个虚拟控制台,tty2代表第二个虚拟控制台,以此类推,Linux上一共有6个虚拟控制台 |
ttyS* | 代表串行端口。 |
console | 代表系统控制台,也就是桌面控制台,可以直接连接到显示器 |
null | 输出空设备 |
/tmp
应用缓存目录, 存放缓存文件
系统重启时会被清空,以及操作系统运行时不定期创建和清除文件
-
在安装Linux时如果没有明确的分区, /tmp 就会属于 / 分区, 那么就要给 / 留有足够的大小, 不然 /tmp 分区不足会导致应用运行异常
- 例如 Tomcat 在运行时就需要使用
-
清理的机制
- 如果新建文件在 /tmp 目录下, 文件的内容会随着系统重启而消失 但是文件依旧存在(空文件)
-
systemd内核下有
systemd-tmpfiles
管理临时目录的生命周期 -
tmpwatch
定时清理 tmp 目录,类似于 watchdog
/usr
主要用于存放应用程序和文件。如果在系统安装的时候选择了很多安装软件包,那么这些软件包默认会安装到该目录下,平时安装的一些软件默认情况下也会安装在该目录内
文件或目录 | 主要作用 |
---|---|
lib64以及local/lib64 | 64位操作系统中的函数库目录 |
src | 该目录包含所有程序的源代码,其中主要是Linux核心程序源代码 |
local | 该目录存放本地安装的软件和其他文件,与LInux无关 |
bin以及local/bin | 使用者可执行的二进制文件目录 |
lib以及local/lib | 32位操作系统使用的函数库目录 |
sbin以及local/sbin | 该目录存放系统管理员才能执行的指令 |
include | 此目录包含c语言的头文件,文件扩展名大多数为.h |
share | 该目录存放共享的文件和数据库 |
/var
主要用于存放系统运行以及软件运行的日志信息
文件或目录 | 主要作用 |
---|---|
log | 该目录存放各种应用程序的日志文件,这里的文件是经常变动的,因此需要定期清理 |
lib | 该目录存放系统正常运行时需要改变的库文件 |
spool | 该目录是mail、new、打印机队列和其他队列输入、输出的缓冲目录 |
tmp | 该目录允许比/tmp存放更大的文件 |
lock | 该目录存放被锁定的文件,很多程序都会在/var/lock下产生一个锁文件,以保证其他程序不能同时使用这个设备或文件 |
local | 该目录存放/usr/local中所安装程序的可变数据 |
account | 该目录存放已经格式化的man页 |
run | 该目录包含到下次系统启动前的系统信息 |
使用
具体配置文件的使用
查看发行版
cat /etc/issue
通用cat /etc/redhat-release
redhat系- screenfetch
先安装
- lsb_release -a
查看内核版本
cat /proc/version
uname -a
查看系统所有用户信息
/etc/passwd 包含了用户,用户组,用户home目录 shell类型等信息
看第三个参数:500以上的,就是后面建的用户了.其它则为系统的用户.
Author Kuangcp
LastMod 2018-12-15